在我跟丁老师的聊天里,创业是个高频词。
昨天的话题是“创始人的自我修养”,丁老师说:“基本合格的创始人,《三国》里刘备算一个。”你要不解释,我也不追问,这便是所谓中年男人之间的默契。不过,我当时其实根本没弄明白丁老师为啥会做这个判断,因为,刘备,在一个月前,可是被丁老师认为“死于人设”的角色,按理说,他不是“备粉”才对。
假如不是,那么,在不考虑立人设的情况下,刘备应该是做对了什么,是什么呢?如果我理解没错,丁老师的判断跟刘备的武艺有关。
《三国演义》里,刘备在战场上露脸的机会不多,倒也留下了个能打的印象:比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虽然是群殴车轮战,玄德公倒也流露了几分胆气,那双股剑也是上下翻飞,至少没伤到友军,也没伤到自己。
当然了,双股剑还在其次,刘备的主要技能是“神箭手的精准”。
如果从古人的眼光看,这方面,刘备在身体条件上算是有天赋的,看《三国演义》里的描写:此人“双手过膝”,臂长,臂展长,而“长臂擅射”,通常是那个时代描述神射手时的惯用词汇;刘备不仅臂长,眼睛也很特别,“目能自顾其耳”,那个时代认为,神箭手需要“目力过人”。
刘备也的确没有浪费他的天赋,在第二回,他就射伤了黄巾军的二号人物、“地公将军”张宝,随后射死了黄巾军将领孙仲。而在第二十回,许田射猎期间,应汉献帝要求做箭术表演时,刘备在马上一箭正中奔跑中的兔子,可谓是相当残忍……呃……精准。
无论是射敌将,还是猎走兔,刘备都是在用他的箭法书写成绩,让他的小集团能够被更多人认知。
就以上内容看,作为小集团的头目,这样的刘备,算是初创团队比较合格的创始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初期的创业公司通常面临这样的问题:规模小、人手少,但业务必须开展。在一共只有那么两三个人的情况下,就要求创始人不仅要懂业务,而且还不得不是段位不低的业务小能手,因为这样,生存才有保障。企业后续可能有业务转型,但也需要先熬到业务转型那一步。就像刘备,初期既然谈不上兵多将广,就必须得自己上,不上,刘备小集团就可能没饭吃。
当然,这个业务不一定必须是核心业务本身,也可能是商务拓展等等,但那就需要创始团队中有适合的人配合。就好比当关羽、张飞越战越勇,后来又陆续有实力高强的将领加入的时候,刘备自然就不需要每次都亲自提剑开弓,而是可以去搞搞外交、做做决策、抓抓生产什么的。
即便在那个时候,刘备想必依旧会感恩那些自己上阵杀敌的日子,那些日子,让他在后续引进武将的时候不至于被坑。企业创始人也是,如果懂业务,未来“放手”之后,也更有可能保障业务团队持续顺利运营。
至于一些牛掰的创始人说的,我不需要懂业务,我只需要把懂业务的人收入麾下这件事情,他们所说的那个阶段,往往已经进入了业务转型期,团队有了一定的积累。同时,人力资源这件事,不也是业务顺利开展的一部分吗?
说得更直接一些,我们能看到的成功经验,其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偶然而已,没办法去复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不失败多加码,创始人懂业务、能操作,正是相当有分量的砝码。
最后,一首小诗,总结一下要点:
成功多偶然,创业时时难。要想当君王,亲手干敌将。
(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