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规则(暂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意在指导各地积极有序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全国、区域引领效应的产业集群。
“5G+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距今已接近五年,五年来,三家基础运营商积极打造5G工业专网,在诸多垂直行业贴近实际应用需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初步形成了全国多领域多地域点式突破,融合应用稍见成效。
期间,工信部曾于2021年连续发布两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累计20个典型应用场景与10个重点行业实践。从整体名单数量来看,典型应用场景两倍于重点行业实践,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下“5G+工业互联网”融合能力不足的现状。不过,典型应用必有其独特之处,不妨先大概看一下整体分类。
20个典型应用场景分别为: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企业协同合作。
10个重点行业实践则分别为: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港口行业、纺织行业、家电行业。
从分类来看,典型应用场景虽依附于重点行业之上,但不同行业所对应的典型应用场景则相对有限。毕竟,不同行业场景千差万别,典型应用仍旧无法摆脱“典型”的局限性。
以工信部官方公布的纺织行业实践为例,雅戈尔、艾莱依、恒申、新凤鸣等企业利用5G技术,开展了生产单元模拟、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企业协同合作等典型场景的实践,看似一个行业对应四个典型应用场景,而实际对应关系则是:雅戈尔只开展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艾莱依仅开展了工艺合规校验场景,恒申只开展了生产过程溯源场景,新凤鸣仅开展了企业协同合作场景。
看到这里读者不禁疑惑,为何同一行业不同时将典型应用场景全部进行覆盖呢?这样既能推陈出新,又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岂不一举两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工业企业在决定引入5G推动自身新型工业化进程前,都会率先考虑投入产出比,能否增收?能否降本?如果持续投入换不来可观产出,又有多少工业企业会一直投入?既然前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就不如先找一个最契合、最迫切、最容易换来收入的“点”来进行切入。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当下“5G+工业互联网”应用看似“一派锦绣”,其实极为分散,在整个国内工业大盘中犹如沧海一粟,远未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这或许也是工信部发文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的初衷。加之,目前“5G+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在宣传时常着墨于增加效率、降低人力等数据,疏于或者“难以启齿”大方公布创收、增收等核心数据,一度使得观望各方难以下定决心选择“进场”。
以工信部公布的家电行业海尔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为案例,双方开展了“5G全连接园区”项目建设,实现了虚拟现场服务场景的应用。自海尔工厂VR员工培训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新员工培训上岗时间同比降低40%,上岗后误操作率降低70%;老员工自主学习时长增加35%,掌握多生产流程工序的产线员工数量增加20%。
从上述四个维度来看,无论是降低培训上岗时间或误操作率,还是增加自主学习时长或掌握多产线技能,其能否直接关联到经济效益则无明显体现,能否间接推动增收也需暂时打上问号。经济基础决定的不仅仅是上层建筑,还决定着资本投入的底层逻辑。有钱赚,就投入。持续赚钱,持续重金投入。
所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还需多向“钱”看。“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评审指标(2023年版)产业生态一项中就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效应”,以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情况作为标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工业企业迈向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原始动力,既能自身实现增收力保现有基业,又能技术升级紧随时代潮流,一举两得,利国利民。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目前来看具备了星火之象,能否趁势燎原还需产业各方群策群力,众推众举,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奉献,去投入,去实践,假以时日必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在这期间,我们只需继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时间终究会给出满意答案。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