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自动驾驶“洪流”已来,哪家巨头能登船领航?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期,有消息显示,苹果十年造车再次梦碎,自动驾驶降级为L2。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着手进军汽车领域——苹果内部被称作“泰坦”的造车项目,立下“没有方向盘和踏板”这一极具颠覆性的宏大自动驾驶汽车愿景,意欲从真正意义上实现L5级无人驾驶。“泰坦”造车项目在业内和业外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的技术、环境无法支撑该项目的实现),但综合专利研发、人才储备、现金
2024-02-04 09:47:0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孙天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期,有消息显示,苹果十年造车再次梦碎,自动驾驶降级为L2。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着手进军汽车领域——苹果内部被称作“泰坦”的造车项目,立下“没有方向盘和踏板”这一极具颠覆性的宏大自动驾驶汽车愿景,意欲从真正意义上实现L5级无人驾驶。“泰坦”造车项目在业内和业外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的技术、环境无法支撑该项目的实现),但综合专利研发、人才储备、现金储备,苹果进军L5级自动驾驶却也是有着几分底气的。

而近几年的发展却并不乐观,Apple Car发布一再推迟,自动驾驶研发不断降级。即便如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在面对复杂的技术研发、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形,也只能延缓既定目标。其实不仅苹果公司,像谷歌、通用、百度、Argo AI等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话语权的公司,都是“望而却步”。为何高级自动驾驶一再挡住巨头们的脚步?

自动驾驶的“热土”能否先人一步?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而当前阶段下,自动驾驶成为刺激汽车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各大车企、智能终端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产商纷纷进军自动驾驶领域,以期占据技术高地。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量产乘用车自动驾驶等级正在由L2向“L3+”过渡。据统计,2022年我国在售新车L2和L3的渗透率分别为35%和9%,预计2023年将达到51%和20%。2024年,L2和L3的搭载量将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

从技术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驾驶专利来源地,全球43%的智能驾驶发明专利来自中国。百度、华为、滴滴、蔚来、小鹏等一众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都占据一席之地,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从政策、环境来看,我国大力支持自动驾驶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密集发布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政策,并着力推动自动驾驶试验区的落地。2023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此为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条例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无法准入、无法登记、无法合规上路、无法开展道路运输等关键问题。

综合来看,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市场活跃,是发展自动驾驶领域的一片“热土”。

是谁挡住了巨头们的脚步?

智能驾驶是大国博弈的重要一环,美国、日本以及欧盟都在陆续出台政策以抢占制高点。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L2和L3的推进与普及仍然是未来5年的市场主流,L5级别自动驾驶涉及法律、数据安全、算法模拟、网络可靠性、道路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并突破技术问题,应该说我们离高级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抛开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不谈,仅就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成本高昂而言,目前很难形成一个成熟且具有规模的商业模式。具体到场景落地,更是需要产业界协同发力,其中包括芯片厂商、云服务商、车企以及车路云协同服务商共同携手。

宏观来看,一方面,一台L5级自动驾驶车至少需要10个以上摄像头、8个雷达、5个激光雷达,这是一笔高昂的费用。虽然近年来激光雷达、摄像头的售价呈下降趋势,但未来单车智能对该类硬件设备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成本依然是整车的一大笔费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娱乐、安全和车辆自主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需求比重增加,芯片的搭载量迅猛增长,据测算,一辆新能源汽车平均使用1500多颗芯片,是传统燃油车芯片用量的两倍。综合来看,成本问题是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一大阻碍。

其次,自动驾驶技术安全问题。以特斯拉为例,近年来事故频发,引发大众舆论。本质上来看,机器是一定会有事故率的,而且当自动驾驶系统变得更加高级,普通用户对新科技产品会更加信赖,而这往往更容易引发事故。因此,高阶自动驾驶规模进入市场之后,该类事件必然会大幅增加。

从平台和数据安全来看,车联网服务平台作为车联网云、管、端重要一环,面临着多种网络攻击威胁,如跨脚本攻击、逻辑漏洞、暴力破解等。报告指出,在过去5年中,全球汽车行业因为网络化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再次,需要法律支持和道德的约束。当前阶段下,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法律都不够完善。美国现在有内华达、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和密歇根4个州通过了允许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路测的法规。而我国仅在政策条文层面支持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2023年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此外,由自动驾驶技术引发的事故定责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最后是自动驾驶本身的技术难题。自动驾驶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领域,需要综合运用视觉识别、自主决策、精准定位、通信安全、人机交互等技术来进行道路上的自动驾驶,其中任何一项技术都要具备超高的可靠性、精准性以及软硬件优良的兼容性能。

高楼尚需平地起 L5自动驾驶需稳步推进

对于任何一项新兴技术而言,必然要遭受质疑。有观点认为:L5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就不可能实现,说到底,自动驾驶需要“人车共驾”,完全脱离人是不现实的,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也有观点指出,未来10到20年,高级自动驾驶将逐步落地。

但整体来看,通过某一个或几个企业的自身努力实现高级自动驾驶是不切实际的,需要自动驾驶产业界共同努力,在视觉感知、精准定位、车路云协同、网络、人机交互以及法律等层面,整体推进自动驾驶水平的跃升,以谷歌、通用、百度、Argo AI为代表的巨头才会有用武之地。

再回到“苹果无人驾驶梦碎”这一话题,2016年就提出“泰坦”项目,不得不说非常大胆和激进。有技术、有资本、有人才还远远不够,即使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苹果也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带动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跃升。

因此,苹果“泰坦”项目的搁浅理所应当,诸如谷歌、通用、百度这样的巨头也只能暂缓。这些企业的尝试为未来的自动驾驶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当自动驾驶的“洪流”到来时,他们必定是在船上领航的人。在向L5稳步推进的过程中,既需要产业界协同发力,也需要消费者逐步适应新技术,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