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加速AI布局 AI手机会引发换机潮吗?
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台,占全球手机市场的15%。
2024-05-06 09:13:27
来源:天极网  

【天极网手机频道】AI手机是如今数码圈乃至整个互联网的顶流话题,在天玑9300、第三代骁龙8发布之后,市面上的AI手机如雨后春笋般上市,相信不少用户已经体验到了。第一批AI手机上市之后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换机潮呢?有人认为今明两年就可以,也有人认为还需要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本文就来就这个问题以及现阶段的AI手机体验如何进行一个探讨。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预测,到2027年,AI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45%。这一预测基于智能手机行业对新技术趋势的响应,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快速发展。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台,占全球手机市场的15%。另一家数据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则给出预测,到2027年AI手机将超过5亿部,占智能手机比重达到40%,2023~2027年复合成长率达到83%。

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是,AI正在为手机、PC等设备带来深刻变革,并且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接下来一个阶段的发展轨迹——传统智能手机转向AI手机已成大趋势。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都早早布局,华为、荣耀、小米、OPPO和vivo都已在去年在手机端成功部署大模型。2023年8月,华为手机系统接入盘古大模型,并发布内置AI大模型的Mate 60系列手机;11月,vivo发布自研蓝心大模型BlueLM、OriginOS4、自研蓝河操作系统BlueOS;而荣耀也在2023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新操作系统MagicOS 8.0,并推出了荣耀首个自研70亿参数的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魔法大模型”。

图源@DTCHAT

2024年刚过去四个月,AI手机新品的上市已经成为常态,各家厂商争先恐后推出自家AI手机产品。1月8日,OPPO旗舰Find X7搭载了具备端侧Al能力的天玑9300平台,成为全球首款在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模型的AI手机;2月18日,魅族科技宣布“All in AI”,计划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构建AI时代操作系统的基建能力;小米则于二月发布了小米14 Ultra,同时宣布其影像大脑全面升级,成为全球首个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Xiaomi AISP;vivo则带来了X100系列和X Fold 3折叠屏机型,后者还是全球首款搭载第三代骁龙8的折叠屏手机,同样有着AI算力的加持。

大批量AI手机的上市开始逐渐在消费者中形成固有认知,随着AI功能的深入发展,以往只能在旗舰机型上才能见到的AI功能逐渐向中端机型下放。无论是第三代骁龙7+还是前段时间发布的第三代骁龙8s,都为中端机型提供了全新选择。第三代骁龙8s在端侧支持参数可达100亿的多模态生成式AI 模型,结合Hexagon NPU进行异构计算,可以实现一系列智慧功能。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生成式AI智能手机要到2027年才会促进智能手机需求的增长。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智能手机正通过摄像头和语音集成所带来的功能升级推动当前体验的发展,但这些功能都在用户的期待之中而非突破性的新功能。用户对智能手机上的生成式AI功能也抱有同样的期待。在没有任何突破性应用的情况下,用户不太可能为生成式AI智能手机支付额外的费用。”

结合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数据,主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分析公司都认为2027年会是AI手机的第二个关键节点。

在我看来,到现在为止,AI并没有引发一场所谓的“换机潮”,与其说是用户因为AI想要去更换一款支持AI功能的设备,不如说在厂商的竞争与引导下,上市新机逐渐普及AI功能,而用户只是在正常的换机周期内对设备进行迭代罢了。

就目前来看,AI在手机产品上带来的变革远不如乔布斯在重复“A iPod,a phone,and a internet communitor”之后发布的初代iPhone,后者则是号称“重新发明手机”,改变了到现在为止广大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交互方式、移动上网体验乃至生活习惯。

智能手机应用AI的历史其实已经不短了。在智能手机发展初期,AI更多地作为“幕后英雄”为用户使用设备提供支持。例如在很多智能手机中,早期的AI赋能语音助手,能够实现一些让用户更加方便的操作。读取用户的诸如快递单号、外卖单号这样的数据进行聚合,让用户更容易找到。或者将AI技术加入安全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AI技术实现手机解锁、支付,提升安全性。接下来,随着AI芯片的发布,头部手机厂商开始推出AI旗舰机型,AI双摄、NPU开始被广大消费者熟知。

彼时的AI的能量还没有大到改变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这与当前生成式AI、大模型赋能的AI手机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现在来聊一聊现阶段的AI手机体验如何。从目前我体验过的几款AI手机来看,尽管各大厂商仍然处于AI手机发展的探索期,或者说“1.0阶段”,很多AI功能确实已经能够在我们使用手机的各个方面提供支持。

比如在刚刚发布不久的华为Pura 70 Ultra,AI修图大师可以将用户照片中不想要的部分完美去除,获得更加清晰、整洁的照片;AI隔空操作可以方便用户在双手不太适合触控手机的时候通过手势对手机进行上下滑动、截图等隔空操作。小艺全能私人助理同样聚合了基于自然对话的识屏、记录、提炼归纳、摘要问答等功能。

包括前文提到的加持vivo蓝心大模型的蓝心小v,也能基本实现“个人助理”的功能。例如,蓝心小V可以根据用户对照片的描述从数以万计的图库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照片;或是在用户需要查看相关文献和资料时总结文章概要,只需要向它提问“这篇稿件讲了什么”,它就会迅速为用户提炼文章主旨和关键内容;在开会时,还可以一键生成会议纪要并总结出会议要点,节省了会后转译总结的时间。

在我看来,AI使得更广泛、更细分的用户群体在更细分场景下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很长时间内,5G对于消费者的提升似乎一直“感知不强”,而AI+5G极有可能成为下个阶段智能手机领域的核心命题。

移动互联网和4G技术的发展为短视频、直播等“杀手级”应用打好了地基,而AI和5G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在消费级有所建树。市场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在手机上体验到的足够革新用户生活习惯的应用。换言之,目前手机的大模型应用还是停留在加强已有的语音助手上,大部分应用场景仍是聊天、搜集信息、生成简单的内容。我期待在未来,AI相关产品能够感知使用场景、环境,对用户需求作出更为精准的反馈,甚至预判用户需求,AI应用才可能会迎来颠覆性改变。

我真的很需要一个“贾维斯”。

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另一方面,Gartner则表示,智能手机市场在连续九个季度下滑后于2023年第四季度首次恢复增长。触底反弹是个好消息,不过想要靠现阶段的AI掀起一股换机潮还为时过早。

最新文章
1
小熊电器早安破壁机的迭代逻辑:把用户痛点变产品创新原点
2
居家观影首选 海信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斩获“新质卓越机型”大奖
3
治愈再升级!长虹电视携手央视网未来电视,联手打造熊猫AI TV
4
快手磁力引擎“春夏新引力”活动来袭,亿级资源助力商家抢占换季先机
5
数据安全和个保工作再获肯定 快手连续两年获评CCIA数安委最高级试点单位
6
快手电商“春茶尝鲜季”助力春茶飘香,中华老字号借直播开拓生意新增量
7
快手电商助力泉州男装运动产业带发展,推动新老商家实现生意跃迁
8
电动两轮车观察:九号高增、小牛向好,雅迪、爱玛业绩分化明显
9
顶级洗净技术直面用户痛点,美菱携手苏宁发布“宁小瞳”系列新品
10
2025年一季度家用空调市场“冷暖交锋”:内销承压前行,出口高速换挡
11
黄仁勋再访北京,释放继续与中国合作积极信号
12
AI改变显示产业:不止于“看得见”
13
政策利好驱动,2025年“国补”以旧换新助力家电行业持续回升
14
政策红利下的中国净水机会几何
15
昔日“彩电大王”康佳陷绝境:谁能力挽狂澜?
16
相册重磅升级!华为Mate 70/Pura 70等推送HarmonyOS NEXT 5.0.0.155
17
高通最强Soc!骁龙8 Elite领先版首次现身:荣耀GT Pro全球首发
18
vivo Pad5 Pro 和 Pad SE 全规格曝光
19
彩电行业2024成绩单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20
2025年3月家电市场总结(线下篇)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