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不玩预售了,电商平台商业逻辑变了吗?
现在,618年中大促又来了。这一次,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都宣布取消预售制。
2024-05-31 09:34:18
来源:中国家电网 王晓嫚  

“当时没有定金、没有尾款,不用跨店、不用用券,更不用计算还差多少钱才能凑满减。”去年papi酱一条关于双11促销的“吐槽”视频,道出了多少消费者关于现在各种大促节日的“心酸”与“愤怒”。以往抢到就是赚到的大促,似乎已在各种预售、满减中变了味儿,成为流于表面的自嗨式购物狂欢。

现在,618年中大促又来了。这一次,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都宣布取消预售制。

从三方共赢到三方皆输的预售

2008年,京东首次举办“618”年中大促,从那时起,618开始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竞相追捧的促销节点。经过十余年发展,618有了许多新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战线越拉越长,从预售到尾款的分批次购物,呈现出多元多峰购买态势。

预售的本质是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进行的销售行为,这种做法可以让设计者或生产者通过预售了解产品是否有市场需求,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生产,助其规避生产风险。然而,预售一词却让消费者怨声载道,截至2024年5月29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预售的投诉多达90228条。

“于商家而言,预售可以让其更好的调配自身资金和仓储压力。于平台而言,他们每年在做电商方案时,会用大数据和各个商家去协调沟通,如果没有相关预售数据支撑,平台下一步的动作规划可能不会很顺畅。”互联网分析师章修琪对中国家电网分析说,在商家和平台二者需求之下,预售模式大行其道,但早前的预售是商家、平台和消费者三方共赢,随着平台之间博弈、商家之间内卷,它们的营销费用水涨船高,同时消费者在预测价格购买可行性后对产品的期待值增加,因此会产生内生性涨价,预售也就从三方共赢走到了三方皆输这样一个局面。

虽然无论是618还是双11,前几年其销额数据都一番更比一番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者之于这些大促的怨言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面对促销,消费者也更加理性。从2022年开始,天猫、京东均未公布双11的具体GMV数额,2023年的618,天猫、京东同样未公布具体GMV数额。不过,据星图数据统计,2023年618全网GMV为7987亿元,增速为近3年来最低点。谈及这一点,一些行业分析人士对中国家电网表示,这是消费者回归理性后较难实现持续性高速增长的体现之一。

取消预售是商业逻辑的转变

当一个商业逻辑走到瓶颈时,其改变是必然。取消预售后的618大促有着怎样的玩法?

以天猫和京东为例,天猫喊出“史上最简单”618活动口号,其现货售卖分别从5月20日晚8点开始和5月31日晚8点开始,同时还有300-50、活动红包等玩法。京东则打出了不熬夜、不用等、不延长的“三不”原则,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618大促,此外,京东还有9.9包邮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等配套活动。

可以看到,此次618大促,平台的玩法都更返璞归真,不再有定金膨胀、尾款立减等如同数学题一般的计算玩法,而是以更直观的直接低价形式来惠利消费者,且缩短了产品销售与消费者之间的时间距离,让促销有了早期618大促的诚意感觉。

不仅如此,平台在服务层面也更加码,如天猫的先用后付、全程价保等举措,京东的送装一体、过敏无忧等服务。伴随电商十几年的大促教育,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渐摆脱了节日狂欢的购物情结,各平台从以往的注重GMV增长向注重用户体验转变这一趋势也越发明显。

“这不仅是取消预售那么简单,其背后是整个大促玩法的转变。”章修琪进一步说,之前的预售模式,商家、平台、消费者是一个倒三角型关系,压力全在消费者这一侧,同时他还谈到了拼多多对天猫和京东等传统电商的冲击,拼多多的商业策略是没有优惠券、没有叠加套路的直接降价,干脆且“凶残”的把价格打穿,消费者对价格很敏感,会在预售和套路之下选择低价,“拼多多改写了商业逻辑,将供应链等压力传导回商家了。”

那么,取消预售之于商家有何影响呢?添可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家电网表示,取消预售需要更加精准地预测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GfK中国零售渠道服务事业部高级经理刘利钊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取消预售必然会提升库存风险和管理营销难度,这对商家的市场预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货能力也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刘利钊还提到了这在消费者体验上的影响,“平台和商家都会面临销售行为过于集中的问题,短时间内处理大量订单,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意外状况会更易发生。”

当前,618大促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无从知晓,但从现有数据来看,截至5月21日,淘宝商家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41%。京东那边,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今年京东6·18目标是帮助超15万个中小商家销售增长超50%,销售过百万商家数量增长超100%,超80个品牌销售额过10亿元。数据的增长是乐观可见的。

增长是平台和商家的共同追求,但要想保持稳定的持续性增长,其本质还是要回到消费者体验与服务上。别让大促像papi酱在视频中唱到的那样:就你那点手段,还想对我刺激消费?而此次取消预售的618,似乎是找回大促初心,让大促重回简单时代的开始。

最新文章
1
4年前理想李想和特斯拉陶琳说的话,值得所有人深思
2
TCL上新Mini LED电视,T7L为何“最能打”,Q9L为何“最值得买”?
3
八年前用A9带火屏幕发声技术的索尼,今年会有OLED新品吗?
4
海信视像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绿色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
5
都叫“养鲜”冰箱,格力、容声有啥不一样?
6
财报观察:2024全球智能家电销量第一品牌,讲好新故事?
7
续航灭霸 +倍强大 vivo Y300 Pro+正式发布
8
BOE(京东方)f-OLED柔性显示技术策源地论坛举办 携手中关村论坛共筑科技创新高地
9
海信视像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高端稳步增长,蝉联世界第二
10
精装修热水系统市场外资占优,高端住宅需求点燃新增长(2025年1-2月)
11
AI家电:技术狂欢还是实用革命?
12
中国半导体并购潮起
13
小家电市场表现低迷,2025年小家电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14
全球首款!新型手机OLED面板问世:可发声、会变形
15
空调等家电冲击传统厂商!持股近10年 美的彻底清仓了小米:合计套现20亿元
16
同期唯一2K直屏超大杯!OPPO Find X8 Ultra外观正式揭晓
17
添可做饭,追觅洗碗
18
海尔海信洗衣机听劝玩起“滚筒分身术”,三筒分区洗哪家强?
19
催更效果拉满!高对比度屏+万象分区,TCL T7L&Q9L系列全球首发
20
健康守护+空间革命+智慧服务,TCL冰洗创新“三重奏”击中时代刚需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