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小灰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汇是“体验经济”,也就是围绕这样一个词汇,IT互联圈子里的一众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打磨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以便凭借“极致”体验获得用户青睐。在一开始,苹果产品的极佳体验来自“闭环”。也就是说,“软硬兼施”的“软件+终端”模式可以借鉴,如果加上差异化服务,或许会是个很好的出路。
事实上,一些厂商正在做这种尝试,比如,东方酷音。这家看似名不见经传,但已经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软虚拟现实3D音效硬件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在15年初就开始推出自己的软硬件产品,主攻领域自然是VR,CoolhearV1则是东方酷音最新推出的3D耳机。
作为全球首款全息降噪耳机,同时也是东方酷音切入VR“风口”的产品之一,CoolhearV1能配得上媒体给它的盛名吗?
它的颜值,你的眼缘
市场上从来不缺少耳机,比如森海塞尔、Sony、AKG、铁三角……产品基数扩大之后,精品也会随之增多,选东西跟选人是一样的,在庞大数量的产品中,首先选出来的一定是有眼缘的那个,至于V1跟朋友们是不是有眼缘,建辉不敢确定,我们直接上图——
包装盒(正·反)
公司信息与产品规格
主配件一览
细节·logo
细节·金志文签名
细节·耳机线插孔
细节·开关和micro-usb充电插孔
小灰还是很喜欢这款耳机的设计的,香槟色金属(航空铝材质)搭配纯白塑料,线条圆润中带些硬朗,颜值颇高。据说,耳机的设计从“天坛-祈年殿攒尖顶屋檐的优雅曲线和中美洲伯利兹GreatBlue Hole的神秘圆弧中找到灵感”。这话真假难辨,暗叹文案有才之余,觉得设计简洁、大气之中,透着些许高雅甚至……傲娇。
扮酷备选,佩戴舒适
佩戴V1的“对外观感”还是不错的,小灰请钉科技某男神出了个镜,耳机为我们这位大哥增“色”不少。(笑)
头梁松紧适中、耳罩柔软并采用透气设计的V1戴起来还是很舒适的,佩戴两三个小时,耳廓处还是很清爽,比较容易流汗的同学可以考虑,不过要先试用下,每个人的体制还是有些许不同。
沉浸感来自低音
毕竟,东方酷音在发布时,是把这款耳机作为了进军VR的产品,提到VR,就不得不说到一个词叫做“沉浸感”,而在笔者试用的过程中,觉得V1能够带来沉浸感的原因在于低音的质和量。
作为一款3D耳机,V1搭配了App应用——Coolhear3D,包装盒背面也有获取更多音源的二维码,扫后会关注Coolhear耳机公号,栏目3D电台中,有一些资源可供使用。
App中的资源并不算很多,3D歌曲户主要是让听者可以实时体验声音的方位变化感,普通的2D歌曲也可以通过App进行转换,体验主要在于“3D环绕”,从体验上来讲环绕的感觉主要来自左右耳音量的损益变化,特别适合听现场版歌曲或者演唱会,用来听英文对话也不错,很有参与感。个人认为,东方酷音还是应该提供解决方案,更多的同一些游戏厂商来合作,在此基础上再来搭配CoolhearV1,体验应该会非常棒。
直到播放普通2D版本素材的时候,小灰才很明确的下了这样一个结论,V1带来的沉浸感跟足量的低音有很大关系,之后,小灰也用其它几款耳机做过验证,结论大致相似,其实V1在高音的表现上并不十分“清亮”,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这款耳机播放人声时更有温度,听一些有故事感的歌曲也比较容易带入。低音浑厚,有重量感,个人认为这是V1的一大特点。而作为一款主动降噪耳机,V1在这方面的表现几近完美。
个人使用体会
单纯从音质而言,V1未必能远超其他耳机,甚至与一些轻奢发烧级耳机相比还略有逊色,但相比其它耳机,更匹配VR/3D场景才是它的专长。耳机需要充电使用,待机时长也颇为给力。至于PU质地的耳机包,算是一个贴心小惊喜吧!
东方酷音也正是凭借3D解决方案/技术、内用、应用、终端形成了自己的闭环,而有金志文作为首席3D编曲师,V1以及东方酷音的其它耳机产品才会变得更好玩。但笔者同时认为,虽然东方酷音设计生产出了这款产品,但,现阶段,耳机可能并不是东方酷音的经营重点,在VR可能爆发的前夕,东方酷音目前要做的只是进行C端的战略卡位,并且更努力地深耕B端市场,来给自己的终端和应用带来更多的使用场景。
话说回来,V1香槟金售价1699元,皓月银则仅售999元,这样的价格,对于V1这样一款在2D音乐播放表现同样不俗的产品来说,还是值得的,喜欢的同学可以尝试做下“消费卡位”,尝试下这款“未来耳机”。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