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夏日炎炎,对于消费者来说,选购一台舒适又健康的空调,十分重要。然而,市场上空调品牌繁多,产品功能繁多,消费者该如何理性选择呢?日前,钉科技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和沈阳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开展了健康类空调比较试验,从这一试验结果中,可以总结一些选购攻略。据了解,此次比较试验的15款样品均为壁挂式空调,涉及Midea美的、MITSUBISHI ELECTRIC三
2021-06-04 09:06:56
[钉科技述评]最近半个月内,“海尔系”两家企业,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上市申请,先后获深证证券交易所受理。稍早些时候,另有消息称,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分别看日日顺与有屋。就日日顺而言,“阿里系”与“海尔系”企业带来的收入一度超过或接近50%。背靠“阿里系”与“海尔系”,一方面,日日顺在成长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考虑生存问
2021-06-03 10:22:48
618正式开打。传统的低价促销、流量营销,越来越难以激发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在这场攸关胜败的年轻人争夺战中,企业必需拿出新的战略构思和落地打法。从618开门红战报数据来看,主打“新潮智趣”场景体验的海尔智家,在关键的年轻用户争夺战中,表现抢眼。笔者认为,从这个摆脱低价获客、流量营销传统打法的企业身上,可以看到年轻用户主导的新消费趋势,以及场景生态品牌主导的新行业未来。618的年轻战场:流量营销打法失
2021-06-02 21:39:47
[钉科技报道]618正式开打。今天凌晨,6月1日京东平台首日战报陆续出炉,从京东开放平台家电行业的榜单来看,钉科技发现有三个特点:其一,美的和海尔,是最大赢家。从销售额数据来看,在空调市场、厨房大电市场,美的都位列第一;而在冰冷、洗护、热水器市场,海尔均稳居第一。整体来看,美的和海尔的综合优势非常明显。相比而言,格力有些掉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的系华凌、海尔系统帅在垂直榜单都有不错的表现,进一
2021-06-02 09:18:18
[钉科技述评]“六一”前,“三孩”放开,距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时间,还没过三周。当“人口红利”与“需求红利”成为话题,不少处在增长瓶颈中多时,或者正处在变革转折点中的家电企业,看起来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钉科技观察认为,这并不代表家电企业对热点判断的滞后,只不过,品牌们也在趋向理性。向过去几年追溯,并不难发现,在2016年“全面二孩”开放后,母婴家电被预期多时的爆发并未出现。此次,仅就
2021-06-01 16:22:44
[钉科技述评] 2021年的空调市场,并没有像此前预想的那样,走上大幅反弹的发展轨道。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空调线上市场销量同比下滑6.27%,在所有大家电品类中,只有空调和彩电出现了同比下滑的状况。虽然销售额同比增长11.63%,但在所有大家电中,增幅也是最小的品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美的、格力的空调一哥之争,日益激烈。目前来看,二者各有优势,比如美的空调有“美的+华凌”
2021-05-31 10:37:24
[钉科技观察] 近日,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集团(爱回收新集团品牌,以下简称“爱回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RERE。2020年,爱回收升级为万物新生集团,目前旗下有爱回收、拍机堂、拍拍等二手3C产品回收、交易和零售平台,还有面向海外的二手交易平台AHS Device。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爱回收的收入逐年增加,处于上升通道中。2018年-20
2021-05-31 10:17:13
[钉科技述评] 在冰箱行业,东芝冰箱是一个颇为“另类”的存在。比如,这个品牌在流行的价格战面前坚持高端化不妥协,均价卖到了1万多元。再比如,雾语冰箱发布会,东芝冰箱没有选择在大城市的酒店里举行,而是放在了西双版纳勐远仙境的原始森林中。为什么要办一场森林发布会呢?东芝冰箱中国区营销总经理毕玮这样解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鲜有机会可以跨越山海,走进森林,感受一下自然带给人类的馈赠,正因如此,
2021-05-28 15:47:34
[钉科技观察]如果说2020年电商“双11”开始“深藏功与名”,在2021年,上半年的“618”就已经给了外界“淡出视野”的感觉。这并不是说促销力度不再可观、玩法不再丰富,更不是说各大平台在这样的阶段不像往年那样关注自己的成绩,只是因为电商行业近年有些明显变化,而包括“双11”“618”在内的大促节点,却基本保持原样。判断保持原样的依据,是“低价”信息的千篇一律。这样的背景下,之所以说大促节点“在
2021-05-28 15:23:05
[钉科技述评] 造车,成为新的产业风口。除了蔚来、理想、小鹏之外,百度、小米、360先后进入车圈,甚至连创维、美的等家电企业,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开始“造车”之旅。但也有一些巨头,公开表示了对造车的拒绝。比如, 5月24日,华为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称有关华为造车为不实传言,并强调:“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
2021-05-28 10:39:42
最新文章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商务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