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2019年以来,买菜这件“小事”受到了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的关注。
近期,饿了么内部孵化了一个名为“饿鲜达”的项目。据了解,饿了么希望通帮助菜场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不仅仅是饿了么,今年以来盒马、苏宁、美团等都在积极推动类似的业务。盒马推出了全盒马菜市;苏宁小店的APP中加入了苏宁菜场模块;美团也一度在加速自己买菜业务的布局。
互联网买菜看似一片蓝海
巨头们为何纷纷涌入“菜市场”?因为这片市场看起来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生鲜零售的年度总销售额达到4.93万亿元,然而其中仅有5%的交易是在线上完成的,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仍掌握在传统菜市场或者商超的手中。
随着一二线城市里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的依赖性加强,买菜这个足够高频的需求,逐渐成为了巨头们拓展业务的新方向。同时,因为目前部分消费者对菜品价格并不敏感,这使得菜品存在相对不错的利润空间,这使得菜场商户和外卖平台都能享受到一定的利润。这个有着万亿规模的市场看上去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新蓝海。
繁荣背后,行业仍存隐忧
虽然互联网买菜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但是它繁荣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隐患。
目前来看,线上买菜这一风口赛道主要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线上下单+前置仓”派送到家,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是代表;
二是,“线上下单+门店自提”,典型项目为美团买菜、呆萝卜;
三是,线上菜场代运营,美团8月孵化的“菜大全”、创业平台菜老包等属于此类。
带来了便利,问题也不可避免。比较关键的是,菜品质量难以把控。不同于一般商品,蔬菜类商品的质量标准检测很难统一。同时,在蔬菜的流通配送环节也存在一定的盲点,很难对蔬菜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控,这也让食材的新鲜程度大打折扣。
此外,大部分平台仍处于靠促销吸引用户的阶段,而烧钱的模式能否构筑壁垒和能否持久存在很大疑问。
因此,对于众多参与者来说,找到合适触网的菜市场据点并快速扩大规模,寻求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以及做好对菜品质量的把控,会是在下一阶段竞争的重点。
总的来说,如今互联网菜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越来越多巨头凭借自身流量、供应链、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入场,市场中的中小品牌们无疑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它们在未来如何打磨好供应链,为用户提供新鲜又便宜的商品,或是突围的关键所在。(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