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从金立到小米,卢伟冰成为雷军手下的一员凶猛战将。将Redmi品牌交给卢伟冰打理后,这位战将活力十足,多次与华为、荣耀直接交火。
日前,关于5G手机、市场排名、库存等问题,卢伟冰频频开火,虽没有指名道姓,但外界都清楚,这次其狂怼的对象依然是华为、荣耀。
笔者昨天和原金立手机的某位员工聊天,在他的印象中,卢伟冰确实好斗,只是在金立后期因为逐渐失势而低调了一阵。如今加入小米,重燃战火,也算是真性情的写照。
笔者不赞同无节制、无节操、无底线的口水战,但笔者认为,卢伟冰所说的话,还是有一些是真话,或者说是行业内大佬都知道但因为各种原因不会说的话。
比如,关于出货量的概念。
在一些媒体或者读者看来,出货量就等于销量,出货量多就代表产品受欢迎。实际上,并不尽然。
无论是手机还是彩电、PC,出货量和真实的销量并不完全一致。卢伟冰在社交媒体也做了说明:发货量的定义是,从厂家出货到渠道的销量(SI),包括渠道挤压库存。
一般来说,厂家都有自己的渠道体系,尤其是线下渠道体系更是颇为复杂,会有多级渠道经销商,厂家产品更多是依靠这些渠道经销商来销售,而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这就是所谓的B2B2C模式。
举例来说,当厂家宣称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的时候,是指厂家卖到渠道经销商的产品销量,而不是真正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销量。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是没有真正经过市场检验的,究竟卖不卖得出去,究竟卖得好不好,还没有定论。
当然,一般来说,渠道拿货越多,零售量一般也不会很差,毕竟渠道商也会评估产品、评估风险,一旦卖不出去就会成为积压库存,在手机等换代频繁的消费电子领域,大量库存意味着巨大的折旧风险。
但出货量不等于销量,这是事实。
除了出货量之外,卢伟冰还吐槽了市场排名数据的真实性问题。他说:友商最近为了掩盖库存滞销,销量下滑的囧面,开始:1.发排名,但前面一堆定语,什么时间段什么价格位,可以理解为“定制化排名”;2. 发市场占有率,但就是没有数据出处。数据和出处是基本要求,尤其官方发。
客观来看,卢伟冰说的情况在手机、家电、PC等领域也确实常见,尤其是在618、双11大促的节点,为了营销造势的需要,各种“第一”满天飞,但其实要么是“定制化排名”,要么是一些没有权威出处的数据。
笔者认为,卢伟冰说了真话,而如果这些真话是一面镜子,其实适用于所有企业自省,包括小米自己。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出于不得罪人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直以来行业企业在“揭短”方面是有一些默契的,但卢伟冰的做法似乎是打破了这种默契,有可能引发更多友商相互“爆料”,尤其是在媒体和消费者不太了解的上游供应链领域。曾记否,乐视帝国的崩塌,也是始于供应链150亿欠款问题被友商爆出,继而引发连锁负面反应。
尽管竞争环境趋于恶劣,但笔者要说的是,对于手机家电PC企业来说,要坚信并努力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因为“正道成功”才是王道。(本文为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来源:钉科技”。)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