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受疫情影响,今年直播带货很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都在力推这一模式,618期间众多品牌都加入了直播带货的新战场。不过,随着直播带货的走火,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对于商家来说,和一些MCN机构合作搞直播带货,存在不小的风险——商家需要缴纳一笔坑位费,同时要将商品价格压得很低,而主播利用刷单而后退货的方式,赚取坑位费和佣金,商家往往只能赔本赚吆喝,血亏后也不能公开言说。
热闹之后,往往一地鸡毛,目前的直播带货行业亟待纠偏。
对于用户而言,如今也被裹挟到直播带货的洪流中,和商家一样,更需要擦亮眼睛、谨慎对待。
日前,钉科技注意到,北京消费者协会针对直播带货做了一次调查,体验人员以消费者身份在数个直播平台各进行3次模拟购物体验,共完成30个直播带货体验调查样本。
钉科技注意到,从上述调查报告来看,直播带货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是,商家证照公示不清。按照《电子商务法》的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属于依照本法第十条规定的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在此次调查中,有9个样本涉嫌存在证照信息公示问题,占比30%。
二是虚假宣传。据了解,此次体验调查的30个直播带货样本中,有3个样本涉嫌通过宣传产品功效或极限用词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占比10%。这方面的问题,此前的电视购物就十分突出,如今同样被直播带货行业“借鉴”。
三是退货不畅。相对于前两个问题,退货问题相对较少。在30个直播带货体验样本中,有1个样本执行“7天无理由退货”不到位,占比3.33%。不过,由于样本量不大,退货问题出现的次数相对少,但消费者依然不容忽视。
钉科技观察认为,由于此次调查的样本数量不够大,实际上直播带货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例如,直播中展示的商品和实际到手的商品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别,罗永浩和花点时间合作销售鲜花时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引发用户的广泛吐槽;一些平台和主播带货的小龙虾、水果等产品也多次爆出过类似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能只贪图直播带货的低价,而是要综合评估带货平台和主播的合规性,不要被夸张的宣传所迷惑,在大平台理性消费还是应该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