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网观察]“华为不造车。”
在丁科技网看来,这个句子一直没有完整表意,或者,它刻意留下了悬念,就像一篇超微型悬疑小说,很有想象空间。
在“华为不造车”的后面,可以添加诸如“但华为的生态伙伴可以”、“但华为可以对第三方车厂开放生态平台”、“但华为依然看好智能出行”等等内容。这样来看,“华为不造车”的看点,始终都要强过“华为造车”。
这一次,“华为不造车”可能的后续内容是:但华为可以在品牌维度进一步实现汽车生态的“统一”。
3月8日,AITO汽车发布的文案中,“HUAWEI问界”替换了之前的“AITO问界”,在当天华为方面发布的文案中,同样有这样的变化。
(截图自“AITO汽车”)
“不造车”的华为的公开回应: “HUAWEI 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帮助车企卖好车,在帮助车企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赛力斯是与华为合作最早、合作最深的车企。双方已于今年 2 月签署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还将进一步推进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出行体验,引领汽车产业智能化新时代。”
赛力斯方面则表示:“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双方进一步深化联合业务合作,未来将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就丁科技网此前了解到的内容,“HUAWEI问界”替代“AITO问界”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在更早些时候,作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的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曾再次强调“华为不会自己入场造车”,但同时,“华为将与多家车企合作,由华为主导,打造一个生态品牌联盟”。
现在看来,“问界”之前使用“HUAWEI”,可能就是这个生态品牌联盟形成带来的结果。而不做过多表述、用变化直接给出答案,也确实是华为的风格。
“HUAWEI问界”之后,“生态品牌”符号或陆续出现在通过华为智选模式产品上,也有可能出现在“Huawei Inside”模式生成的产品上,在品牌层面达成“一致”。
因为,在丁科技网看来,相比华为自身倾向于做汽车领域的“技术品牌”,大量的新生产品和新生品牌实质上也需要华为更直接的“背书”,这相比技术支持更能被外界感知,很可能能够让品牌和产品在初期更快成长。
比如,根据公开信息,基于双方在智选车业务的长期深入合作,赛力斯公司的联合业务目标是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辆。但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看,“问界”品牌的市场表现不算理想。同时,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正深入焦灼。如果再向华为“靠近”一些,也许会有改观。
另外,华为本身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类似意向,因为在推进智慧生活“全场景”布局的背景下,华为也需要在更多场景展现方向性、生态层面的主导权。这也有利于华为自身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在意识上凝聚力量,毕竟,华为关联的车型有走向“爆发”的趋势。(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 QQ:61149512